低至0.5折,多家银行密集转让不良资产
来源 | 浙商国创资产 多家银行正加速出清不良资产。 2025年伊始,国内银行不良资产转让市场迎来新一轮高潮。1月2日,平安银行发布公告,拟以663.18万元起拍价转让未偿本息总额达1.45亿元的不良贷款,折价率低至0.5折。这一折扣无疑为接盘方提供了巨大的吸引力,而类似的资产甩卖正频繁上演。 01 银行甩卖资产,“超低折价”吸引投资 过去一年,银行密集挂牌转让不良资产包。从房地产贷款项目到个人消费贷和信用卡债务,这些资产包的超低折价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。例如: 1.广州农商行:2024年12月30日,以99.93亿元向广州资产管理公司出售了总额145.92亿元的不良资产,折价率不足1折。 2.广发银行:12月26日,将璟粹项目不良资产收益权(原始金额49.74亿元)以2.89亿元转让给广东粤财信托公司,折价率同样为0.5折。 3.平安银行:2024年共发布156期不良贷款转让公告,未偿本息总额达82.9亿元,涉及借款人达11万户。 数据支持: 银登中心统计,2024年前三季度不良贷款转让业务挂牌数量分别为86单、224单和288单,成交总规模1276.3亿元,同比增长107%。 02 不良资产转让背后的驱动力 1.房地产不良贷款高企 2021年:2.15% 2022年:6.66% 2023年:6.21% 广发银行不仅多次转让房地产相关不良资产收益权,还对逾期时间超过5年的债权采取集中处置。例如,广州名盛置业和上海龙吕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不良债权均在2024年被低价转让。 03 投资者涌入,资本逐利不良资产 1.商业大佬的入局 抵押物价值缩水:以不动产为主的债权抵押物随着房地产市场下行,价值持续降低。 运营难度加大:部分债权抵押物如厂房、土地或大型生产线,需要经过运营或改造才能实现商业价值。 复杂的法律关系:涉及不良资产的债权处置往往牵涉多方利益,需要充分调研并设计好处置方案才能成功转让。 04 银行与资本的双赢还是博弈? 面对经济下行和房地产市场调整,不良资产的集中转让成为银行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。但对于投资者而言,这是一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博弈。
更多精彩内容,关注熊猫足球平台下载手机版 公众号(ID:yzcjapp)
- 热股榜
-
代码/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...